“协商议事”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来源:太报全媒体 作者:刘志刚 通讯员 赵雅瑞 2025年07月12日 07:46

  “太好了,这么快就帮我们协调解决了楼前污水房问题。”7月8日,家住古交市西曲街道306小区的刘玉梅高兴地说道。

  几天前,居民向社区反映,404号楼附近的污水房密封不严。古交市西曲街道滨河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闫爱梅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发现房顶需要修缮,污水管也得更换……闫爱梅清楚,污水房问题单靠社区无法解决。

  306小区系西曲矿职工家属区,属于老旧小区,管道老化,设备陈旧。为此,闫爱梅决定召开“协商议事会”。会上,这个“老大难”问题被摆上桌面。经社区、怡安居物业、西曲矿环保科等多方协商,最终商定通过修缮房顶、更换污水管,彻底解决问题。

  这样暖心的故事,在滨河北路社区并非个例。前段时间,306小区居民楼地下室积水,闫爱梅带着工作人员踩着没过脚踝的污水现场勘察。物业维修队连续作业三天,不仅抽干了积水,还修复了破损的下水管道。“现在进出地下室再也不用踮着脚走了,有问题也能很快得到解决。”居民张建琴朴实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从疏通一根管道到消除一处隐患,滨河北路社区用“协商议事会”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而且社区“协商议事会”也由过去的“打游击”,转向“固定场所+多元参与”的新模式。

  “过去我们开议事会,不是在小区院子里,就是在小区的党群服务站临时腾地方。”闫爱梅说,社区“协商议事会”一直缺乏一个固定场所。直到一次议事会上,居民提议:“能不能给我们议事会安个‘家’?”这个建议得到了西曲街道的大力支持。今年6月,社区将一处40平方米的会议室综合利用,改造出了标准化的“协商议事室”。崭新的会议桌椅、制度上墙……这个温馨的议事空间,让居民们眼前一亮。

  “有了固定场所,议事更规范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更高了。过去是等问题找上门,现在是主动找问题。”滨河北路社区网格员张子宏深有感触地说。

  “现在遇到问题,大家都知道该找谁、怎么解决。”居民代表周志忠说,通过协商议事,环境卫生、管道维修等“硬件”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软件”服务也在逐步完善。

  “社区将继续完善相关协商议事机制,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共同描绘‘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和谐图景。”闫爱梅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种‘网格发现—社区吹哨—多元响应—居民评价’的闭环机制,让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更加灵敏。在这里,每一件实事背后,都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更是‘共治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西曲街道党工委书记丁雷海说。

新闻[030905887]中模块[030905887.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