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山西太原举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主论坛上发布。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发布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一)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小幅增长,图书阅读率稳步提升
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2.1%,较2023年提升0.2个百分点。
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9%,报纸阅读率为22.5%,期刊阅读率为17.1%,数字化阅读方式(电脑端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听书、视频讲书等)接触率为80.6%。
(二)数字化阅读重塑成年国民阅读习惯,近八成人通过手机阅读
数字化阅读方式持续深入成年国民生活,2024年有78.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38.5%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23.6%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阅读,5.7%的成年国民通过视频讲书的方式进行阅读。
(三)成年国民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双增长,报纸期刊阅读量持续下滑
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纸质报刊阅读量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我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9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52本。我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报纸阅读量为12.41期(份),人均纸质期刊阅读量为1.73期(份)。
(四)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数字化媒介接触时长超三小时,传统纸质媒介阅读时长仅半小时
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纸质图书24.41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报纸4.17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2.85分钟。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8.76分钟,人均每天通过电脑端网络在线阅读时长为63.76分钟。
(五)近四成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听书渠道多元发展
2024年我国有近四成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有38.5%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高于2023年的36.3%。
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成年国民为24.1%,15.1%的人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听书,9.5%的人选择通过“智能音箱”听书,分别有7.2%和5.8%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和“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听书。
(六)超过四成成年国民倾向于阅读纸质图书,近三成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有45.7%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37.2%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9.2%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9.1%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听书”,5.3%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
有3.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15.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49.9%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28.9%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七)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促进居民阅读,“本地读书月”的关注度最高
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为74.8%,其中,“本地读书月”的影响力最大(31.2%)。
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达67.8%,其中,“本地读书月”的参与度最高,为30.6%;“本地特色读书节”和“本地大型书展、书市活动”的参与度分别为25.6%和24.0%。
(八)城镇阅读空间满足居民阅读需求,基层阅读服务助力全民阅读
2024年,53.9%的城镇成年居民表示在居住的街道附近有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报刊栏、书店、绘本馆等至少一种阅读服务设施。36.4%的人表示去过书店,15.8%的人表示去过图书馆,13.7%的人表示去过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
(九)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时长有待提升,纸质阅读习惯需要持续培养
2024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6%,较2023年提高0.4个百分点;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65本,远高于成年国民的4.79本;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6.30分钟。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5.1%,较2023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十)2024年全国阅读指数为70.90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3.40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8.59点
2024年全国阅读指数为70.90点,较2023年提高0.14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3.40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8.59点。
本次调查于2024年8月启动,以网络在线调查和电话调查为主、线下邀约线上填答为辅,在全国189个城市进行样本采集,覆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共回收样本57.35万个,其中18周岁及以上成年人样本占78.1%,0—17周岁未成年人样本占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