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薄鸿 2025年10月22日 09:46

  10月17日,小店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挂牌成立。该工作站由小店区司法局联合龙城街道在嘉节社区设立,是司法行政系统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搭建的维权桥梁。(《太原晚报》10月20日)

  为新业态群体撑起坚实的“法治伞”,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不少地区不断探索新模式,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比如有地区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有的通过智慧平台实现法律援助掌上办、当日办……小店区在社区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让法律援助更贴近新业态劳动者的工作场景与需求特点,不仅是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法律服务触角的延伸。

  新业态具有“平台化、任务化、提成化”的特征,不少平台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承揽合同”等规避劳动关系,导致劳动者在遭遇欠薪、工伤时难以确定责任主体,陷入维权难的困境。因此,司法部门、工会等多方力量要协同发力,构建多元化的权益保障网络。

  要提升新业态法律援助质效。不少劳动者对法律援助政策知之甚少,即使了解相关信息也因工作繁忙难以线下申请。对此,要加强对新业态劳动者的法治赋能,通过普法宣传、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合同意识、证据意识和维权能力,让他们从被动受保护转变为主动会维权。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平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将算法公平性审查、劳动者权益保障纳入企业治理体系,实现企业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双赢。

  新业态是经济活力的体现,要让法治温度穿透业态壁垒,让法律援助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奋斗的身影。

新闻[030942929]中模块[030942929.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