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装料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AI大模型落地核工业多个应用场景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朱丹 2025年04月16日 09:46

  “中广核AI大模型全面接入DeepSeek后,模型计算能力与数据处理速度得到大幅提升。”3月5日,中广核智能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应用主任工程师姚全兵告诉记者,目前,中广核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一批AI大模型应用场景实现对复杂问题的精准理解与高效处理,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记者了解到,中广核宁德核电基地日前发布了国内首个核工业大语言模型应用平台“云中锦书”,部署了基于系统化培训理念的智能培训系统,打造了AI大模型核电培训应用场景。

  “相对于传统培训场景,AI大模型的接入可实现海量知识的整合,打破各工种之间的数据壁垒,使各工种的技术知识和培训学习内容都可以在平台上共享。”宁德核电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王澍介绍。

  在AI大模型核电培训应用场景下,工程师可在平台上构建起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数字工程师,实现技术知识的无障碍共享,并随时调阅学习新技能和知识。此外,中广核还将AI大模型应用于设计、建造、运维、安质环管理等核电工程领域的多个复杂工作场景。以设计领域为例,在核电站多专业数字化设计中,运用AI大模型可实现全厂三维设计、全自动出图、自动提资与设计数据审查,推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为设计生产提质增效。

  反应堆堆芯是核电站的“心脏”。中广核还给反应堆堆芯燃料组件装上了“AI天眼”,将智慧装料场景落地。

  堆芯装料是核电机组大修期间的关键操作,指的是将核燃料组件装入反应堆堆芯,为核裂变反应提供原料,确保反应堆能够持续产生热能并安全发电。

  记者了解到,大修堆芯装料结束后,要用水下摄像机对堆芯所有已装载燃料组件号码及相关组件类型进行实物核查,以满足堆芯设计要求。而传统堆芯照相场景耗时约4个小时,且水下摄像机进入堆芯近距离核查组件号码存在操作难度和风险。

  “我们打造了智慧装料场景,在燃料组件操作路径及堆芯上方设置多路高清摄像机,搭载AI识别系统,对每一步堆芯装料的关键操作环节进行视频信号捕获和识别,相当于给燃料组件装上了‘AI天眼’,通过算法实现AI自动识别装料位置。”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工程师丁子杰说,在智慧装料场景中,AI识别系统通过持续追踪识别,可以佐证每一步装料操作的正确性,并具备堆芯装错料预警功能,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新闻[030876034]中模块[030876034.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