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一线的“她”力量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齐向真 张 勤 2025年03月07日 08:19

  用十米车厢传递人间真情、精准调度着公交车辆、在公共交通一线坚守、以一根电话线架起交通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奋战在交通运输一线的巾帼们,感受“她”力量,致敬了不起的她们。

  女公交车司机的“方向盘人生”

  3月5日凌晨5时,天色未明,16路五星级驾驶员张冠兰已开始检查车辆。擦净后视镜、调试仪表盘,她将保温杯和应急药箱固定在驾驶座旁——这是她从业7年来的习惯。

  “早班乘客里有赶早市的大爷大妈,也有上学的孩子,得把车开得稳当些。”张冠兰说。去年冬天,一位独居老人因低血糖晕倒在车厢,她立即停车施救,并自费购买糖果备在车上。如今,她的车厢成了“流动服务站”:雨伞、充电线、急救手册一应俱全。

  女公交司机群体中,像张冠兰这样的“多面手”不在少数。她们用细腻化解矛盾:遇到乘客争执时,一句方言玩笑便能缓和气氛;她们以耐心打破偏见:曾有乘客质疑“女司机开大车不安全”,张冠兰用连续7年“零事故”的成绩证明实力。“方向盘不分男女,安全只论责任。”她说。

  女调度员的“数据战场”

  3月5日,记者走进太原公交一公司的智能调度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红绿光点织成一张流动的网。调度员王璟紧盯着实时路况,指尖在键盘上翻飞:“839路临时改道,请加密3分钟发车间隔”“晚高峰延长加班车次”。

  作为太原公交一公司的智能调度员,王璟以胆大心细、办事果断出名。去年暴雨季,西矿街金阳路口站公交车抛锚,王璟接到求助后通过GPS定位将抛锚车辆乘客无缝转移至后续班次,避免十几名乘客的滞留。

  “调度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理战。”王璟说。面对司机突发疾病、车辆故障等紧急状况,她总能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应急预案,然后着手解决难题。女调度员特有的共情力也化解过许多危机:曾有位司机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也有司机因没休息好运营中打瞌睡的情况,她都通过监控察觉异常,及时安排替班并联系心理疏导。“我们要做司机们的‘定海神针'。”她抚过胸前的党员徽章微笑着说。

  女出租车司机的“城市漫游”

  “乘客您好,请问是您叫的车吗?请告诉我您的手机尾号。”3月5日晚11时许,车牌号为晋ADT1081的马彦茹接到了机场接送单。她的出租车里总飘着淡淡茉莉香,椅背插着自制的《城市服务指南》,后备箱放着折叠轮椅和拐杖。

  这位“五星级”的姐创下过216个月零投诉纪录。马彦茹记得常客的喜好:王教授爱听古典乐,李阿姨需要低速行驶,外国游客偏好靠窗座位……她连续18年参加爱心公益送考;为老年公寓、荣军医院及福利院儿童多次捐款;多年来,坚持为70岁老人提供免费坐车服务;营运中捡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马彦茹曾荣获2023年度省城最美的哥的姐称号,2024年被太原市交通运输局评为首批五星驾驶员、被太原市出租汽车协会评为年度优秀驾驶员。

  “出租车是移动的会客厅”,她每年都会带领6位的姐开展“爱心送考”“助老出行”服务,车轮碾过的轨迹连起来可绕地球20圈。

  女话务员的“耳麦使命”

  “叮——”3月6日凌晨3时,95128电召平台依然忙碌。话务员侯晓璇戴着耳麦,面前的屏幕不停滚动着信息。“刘先生别急,已锁定您遗失的公文包位置”“张爷爷,我来帮您预约车辆,保证您明早就能去医院就医”……

  “最忙的时候,6个小时内我接了220多通电话。”侯晓璇表示。当天凌晨2时许,95128平台电话骤响,耳机里传来李奶奶虚弱又焦急的声音,她急需去医院看病。侯晓璇温柔安抚的同时,迅速下单约车。得知老人行动不便,侯晓璇主动联系了接单的司机说明情况,并一直监测后台轨迹,直到司机将老人安全送到医院,老人感激不已。“干这一行主要就是态度问题,既要能吃苦耐劳,又要具备学习能力,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行业的热爱。”她如是说。

  还有许许多多像她们一样的女“交通人”,坚守平凡岗位,为百姓出行、为城市发展、为美好生活挥洒汗水,贡献力量。当被问及职业感悟时,张冠兰的答案或许代表了这个群体的心声:“我们不是路标,却是行人眼中的方向;不是引擎,却是城市跳动的脉搏——谁说方向盘后不能绽放光芒?”

  

新闻[030861976]中模块[030861976.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