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红绳灵巧地在老人们的手中转动,一个个中国结接二连三地诞生了;另一处房间也是欢声笑语不断,老人们对着刚写好的春联互相点评,赞不绝口;3楼的大厅里,几位老人正围在一起看电视……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府西医养中心(以下简称“府西医养中心”)年味浓厚。这个春节,有60多位老人在这里共度佳节,年纪最大的老人已95岁高龄。
幸福是什么?对老年人来说,便是“有所养,有所医”。作为太原市首家“医疗+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府西医养中心从2024年1月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营1年。住在这里的老人是否满意,医养结合又为老人带去什么不一样的体验?新春佳节,记者和老人们一起感受这里的幸福年味。
这里的年味从腊月初八就逐渐浓厚。府西医养中心主任袁芬手上有份春节期间活动清单,从老人齐品“腊八粥”开始,做手工、写春联、大扫除、看春晚、茶话会、看电影……活动一直排到正月初六。在这里,老人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过年还有不少老人的子女家人来这里,大家一起过春节。”袁芬介绍,府西医养中心是依托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成立的一家公立医养机构,共投入150张床位,这里配备了普通间、舒适间、专属间等多种房型,有影音室、阅览室、乒乓球室、理发室、棋牌室、书画室、多功能活动厅等,为老人提供优雅闲适的环境,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这里的床也分两种,一种是医用护理床,主要是为失能和半失能人员提供;一种是木质床,普通老人选择这种也能感到一些家的味道。”袁芬说。
“为了给母亲选一个合适的养老院,我也考察了好几个地方,最终选择了府西医养中心,这里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工作人员的服务,都让我很满意。”来看望母亲的张女士说,“在这里,我母亲不仅得到了好的护理条件,精神也更好了,以前在家的时候,我们工作忙,对她的关注陪伴不够,现在有人说话聊天,她自己也开心。”
像张女士的母亲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在6楼,一间房间门口已早早贴上春联,门上大大的福字显得格外温暖。89岁的秦先生和86岁的王女士老两口都住在这里,房间里有3张床,他们还聘用了一名24小时护工。准备去3楼大厅看电视的他们,主动邀请记者到房间里看看。房间温度适宜,3张床位整齐摆放,电视、洗手间及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此外,可提供氧气等的医用设备为老人提供更多保障。老人的床头还挂有中国结和小福袋等装饰品。提到住在这里的感受,王女士开心地说,这里很舒服,她家虽然离这儿不远,但她愿意住在这里。“为啥房间里有电视还要去大厅里看?”面对记者的疑问,她笑着说,那里人多,热闹。
88岁的曹先生独自住在这里,他的房间里放着钢琴、平板电脑,养着一盆虎皮令箭。老人身体不错,很健谈,虽然才来到这里不到两个月,但感触颇深。他曾到不少养老机构体验过,最终选择了来这里养老。“这里是公立机构,让人放心。护士和其他服务人员平易近人,环境也特别温馨。”曹先生还写了一则顺口溜发给关心自己的好友。“人脉环境益心境,国医疗治方便人;住所吸氧能输液,电疗免费惠老翁;睡眠质量显提高,血压血糖近标准;餐饮一般也可以,利于消化增体重;地处繁华市中心,轻松度日有笑声;医养结合健身心,新的模式受欢迎。”
记者在这里走走看看,听到的除了温馨舒适,更多的是“安心”二字。
与传统的养老机构不同,医养中心依托杏花岭区中心医院的医疗资源,实现了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
袁芬曾在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多个科室担任护士长,护理经验丰富。其余护士队伍也是从中心医院抽调组成的,这为老人们提供非常专业的护理保障。护理人员都会定时给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翻身,拍背、喂食喂水,定期检查身体情况,也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做拍拍操等,提高老人生理机能。在3楼还有中医馆,医生都是杏花岭区中心医院配备。
这里能做到慢病管理、紧急救治、心理辅导等医疗性质的服务。内科医生会定期查房、调整用药、做基础检查等特色化服务,除此之外还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遇到紧急情况,会有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让老人不用下床就能享受床边医疗服务,尽可能让老年人在这儿生活得轻松、舒适。“基本上实现小病床边治,大病科室治的无缝衔接。”袁芬说。
聂先生的爱人手术后在家无法实现有效护理,听人介绍后就果断来到这里。“我爱人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照顾,身体得到好转,心情也开朗不少。”聂先生说。
“我们目前接待的老人很多有基础疾病,需要专业医疗资源进行保障和24小时陪护,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相关医生能及时赶来进行专业救治,让病情很快能得到控制。”袁芬说,医养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一年的运行,中心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用专业守护好“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