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血压忽上忽下

原来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作怪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魏薇 通讯员 王东 任志东 2024年05月22日 09:09

  11岁的孩子经常无缘无故一身大汗,血压总是异常波动。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近日在严谨高效的团队协作下,采用腹腔镜手术,为患儿成功切除了罕见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揪出了惹祸的元凶。

  此前,患儿小波(化名)在玩耍时突然头晕呕吐,动不动浑身大汗淋漓。起初,家人以为只是跑得多了出汗,可次数多了,觉得情况不对,带孩子到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小波有左侧肾上腺占位,怀疑有肿瘤,将孩子转入该院泌尿外科进一步检查,孩子被确诊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从而使患者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等,在情绪激动、体位改变等情况下症状尤为明显。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患者约占10%。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可能出现眼底损害,甚至神经萎缩、失明,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患儿病情,泌尿外科迅速组织全院相关科室会诊,集结麻醉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成人内科及CT室等多个科室专家,共同制订了周密的手术计划。手术当天,张旭辉主任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态度,实施精准高效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操作。手术过程十分惊险,切除肿瘤时患儿血压突然波动,一度飙升至200毫米汞柱。全程严密监测的麻醉团队立刻调整药物用量维持血压稳定。各学科紧密配合,历时2个小时终于完整切除了直径7厘米的肿瘤。随着肿瘤的切除,患儿体内肾上腺素和血压又迅速下降,麻醉团队通过及时调整让孩子转危为安。

  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精心照顾,小波已康复出院。专家提醒,对于嗜铬细胞瘤患者,如果能及时在早期获得准确诊断并接受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治愈。肿瘤完全切除后,绝大多数患者的高血压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仍有可能会有持续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复发,通常需要持续的降压治疗以控制。因此,医生建议患儿术后仍需定期复查。

新闻[030755858]中模块[030755858.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