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朱红亮 2022年08月19日 08:34

  这里收集了百余件非遗作品,并定期开展非遗讲座。8月13日万柏林消息,小井峪街道十二院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非遗传习所”建成后,逐渐成为一处传承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关注、传承非遗。(《太原晚报》8月14日)

  近年来,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非遗瑰宝,各级政府深入挖掘非遗资源,探索非遗传承新模式,不断充实非遗项目库,保护传承成效显著。然而,非遗传承的困境也如影随形:大多非遗项目离现代生活太过遥远,曲高和寡;由于非遗工艺繁复、耗时费力等特点,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人走技失”;缺乏现实效益,使得非遗传承人缺乏主动保护和传承的动力。

  从根本上讲,非遗工艺实际上源自于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服务于古人的衣食住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如何让非遗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现代生活,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要创新传统工艺。非遗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传统在当下生活中的现实体现。非遗传承,不是同一个东西、同一种方式一成不变地传下去,而是文化传统在一代代人的能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智慧和创新。这种创新不是简单地生贴硬凑,也不是胡乱改造,而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结合当代审美,挖掘它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交集,进入百姓的日常,得到群众的实践检验和情感认同。

  要撬动消费市场。激活市场机制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推出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形成具有规模的“非遗传习所”等产业基地,打造具有丰富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构建非遗传承生态圈,让市场为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这样,不但能给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还能全面掌握非遗文化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反响,及时调整完善,使他们的非遗创作更可持续。当然,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非遗的内核不能丢。

  要借助“互联网+”。近些年,非遗走红网络,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为非遗传承增加了无限可能性。以短视频、VR、直播等手段,将非遗制作成新颖活泼的新媒体作品,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传统的文化记忆被赋予当代的审美内涵,不但契合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

  非遗传承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在融入市场和科技元素中发展创新,才能贴近群众,走进现代生活,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新闻[030490164]中模块[030490164.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