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守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

——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综述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记者 梁涛 2021年02月20日 07:28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翻开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的履职日志,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风采跃然纸上。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一件件地方性法规、一场场审议表决,无不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一份份意见建议、一桩桩为民实事,无不诠释了市人大常委会不负人民重托、主动服务大局的坚实足迹。

  坚持学用结合 提升政治站位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突出学用重点、创新学用方法、完善学用制度,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重点学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重点学用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学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重点学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时代人大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改进。

  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及时作出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定》。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包联帮扶的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共包联帮扶119家重点企业、14个重大产业项目和30个重点工程项目,坚持增强信心帮根本、协调沟通帮落实、发挥优势帮难点、建立机制帮持续,帮助解决96个突出问题,有力推进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常委会负责同志深入杏花岭区三桥街道、晋源区绿地社区、万柏林区下元商贸城等代表联络站点,认真宣讲全会精神,取得良好学用效果。召开学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交流会,在交流中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学习领会,促进成果转化。

  践行领袖嘱托 强化法治保障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坚实法治保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转型为纲”,把保障转型发展作为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修订旅游条例,积极打造我市文化旅游品牌和“城市名片”;及时废止与转型发展不相适应的外商投资企业、市场管理、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等法规。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使院前院中、线下线上相衔接,形成多方位、立体化医疗急救体系。制定博物馆促进条例,推动建立门类齐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落实市委环境立市战略,市人大常委会全面修改城市绿化条例,补充完善生态环保法规,修改城市供水管理、城市节约用水、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等法规,清理规范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文件,及时开展晋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调研,研究制定一批涉及“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城乡社区治理条例,修改养老机构、雷电灾害防御等法规,就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公交都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等开展立法调研,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锚定高质量发展 依法开展监督

  胸怀大局,心系百姓。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发挥好监督职能,聚焦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全力支持和促进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重大战略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在工业强市方面,督促有关部门聚焦主攻方向、优化要素配置、强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环境。围绕城市“双修”,推动形成全域规划、一张蓝图、多规共循的空间管控体系。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尊重。审议市政府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情况报告并展开满意度测评,推动政府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改善听取审议工作情况。在乡村环境整治和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督促政府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水源保护、提高饮水质量。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聚焦公园布局不够合理等突出问题,专题询问全市公园建设,督促政府持续推进公园项目建设和管理。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建设听取审议工作情况。组织百名五级人大代表专项视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督促政府开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推动政府加强综合治理。听取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废弃物处理情况,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稳中求进听取审议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情况,高度关注5G产业发展情况,全力支持市政府应对疫情冲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首次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线上审查预算草案,组建审查监督咨询专家库,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监督水平。强化国有资产监督,向全市人民“晒”清国有资产的“细账”。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法治建设听取审议情况报告。突出法治政府建设,督促相关部门共同创建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突出司法工作实践,持续关注司法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情况,开展法院执行工作监督,支持打赢“切实解决执行难”攻坚战。突出备案审查,接收备案并审查规范性文件36件。

  激发履职活力 强化服务保障

  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问题,是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价值体现。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工作落实年”为抓手,不断引深“向申纪兰学习,做人民好代表”活动。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担当、冲锋一线,有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成为最美“逆行者”;有的立足本职岗位,织就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有的积极协助做好服务保障、宣传引导、捐款捐物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代表履职活动,组织104名市人大代表、10县(市、区)人大人事工委主任集中学习。组织省市两级142名人大代表视察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太原植物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园、解放路改造工地、地铁2号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感受太原的巨大变化,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年来,全市4739名五级人大代表进入518个联络站(点),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化解问题、服务群众,使联络站(点)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召开“发挥站点作用,助创'三零'单位”推进会,总结推广杏花岭区、晋源区等经验做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作用,助推“平安太原”建设。

  一年来,启动了人大代表履职信息平台意见建议办理系统,首次实现议案建议网上办理、提交、监督。及时交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和闭会期间的议案5件、建议288件,涉及事项已经和正在落实的占96.5%,建议办理工作总体情况良好,质量进一步提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重托,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为确保实现我市“十四五”良好开局,努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作出人大贡献。

新闻[030308553]中模块[030308553.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